13岁男孩因“唠叨爸”跳河!家长,你对孩子的教育对了吗?

[复制链接]
查看1491 | 回复0 | 2020-5-27 14:02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laodao.jpg

    刘先生骑三轮车送13岁的儿子上学。一路上,刘先生边骑车边跟儿子唠叨,让他努力学习。不料,正当刘先生说得起劲时,坐在三轮车后面的孩子突然纵身跳下车,跑了几步,一头跳进了路边池塘,孩子最终死亡。

    别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
   
    反复同样的话,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,明明在听,却根本记不在心上。在家长的唠叨声中长大,大多数孩子练就了对付唠叨的过硬本领,结果是父母唠叨越多,孩子防御能力越强。当孩子在心上构筑起唠叨“防火墙”,“金玉良言”也很难穿透了。反复说教,不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,孩子会丧失对父母的敬畏。
    最好的教育是少说教,多践行
   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怎样避免唠叨,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?中国青少年防灾减灾素质提升计划办公室教育专家认为,少说教,多践行,这就是最好的教育。

    1.给孩子足够的信任

    家长一定要解放思想,相信自己的孩子,要试着放手,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,看他们能不能做到对自己负责,是不是已经长大了。
    2.重要的话只说一次
    如果要嘱咐或提醒孩子做什么,可以告诉孩子,“你听好了,这话妈妈只说一遍”。首先在心理上让孩子有一种必须重视的意识,那么他就会集中注意力来听父母后面要说的话。

    3.谈话选择合适的时机
    父母如果有一些很重要的事需要向孩子交代,那么最好是找个合适的时机,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,心平气和,严肃认真地告诉孩子。家长尽量避免自己在工作或者特别忙碌的时候向孩子交代事情。

    4.创设教育情景
    创设教育情景,适当地点拨和提醒,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熏陶。比如,孩子自理能力差,可以多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培养独立处事的能力;孩子孤陋寡闻,可以带他去家乡的名胜古迹、博物馆、科技馆、摄影馆参观游览,引导他关注周边的人和事。

    5.沟通有技巧
    ★放弃家长的权威,改变控制孩子的意愿。
    ★学会倾听。孩子也渴望交流,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倾听。
    ★勿做对比。最好给他一个例子,这个例子最好是从故事书、动画片中寻找。若以身边伙伴为例,恐怕会为孩子的人际关系制造难题。
    ★运用语言艺术。父母要注意说话语调,要低声和悦地说,不要带有抱怨情绪。对孩子使用亲切的商量语气,对孩子多鼓励,少指责,慎用批评。
    ★就事论事,一事一讲。孩子犯了错误,就告诉他错在何处,孩子有什么需要改变的,我们就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我们的期望,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。

    6.给孩子更多的时间与空间
    父母要给孩子独处的时间,别没事找事地找孩子说话。 让孩子有时间有空间做他自己的事,体验成功的喜悦、失败的痛苦。

    7.分时说话让孩子辩解
    家长要打好腹稿,谈话时暗中计时,说到1分钟就不再说了,把其他要说的话“咽”下去,告诉孩子他们现在有说话的权利,这不仅能调整自己的情绪,也给孩子留下辩解的时间。如果孩子不说,那也一定要等超过自己说的时间后,才能接着说。

    8.转换教育方式
    对一些孩子不容易记住的事情,与其不停地用嘴说,还不如动用“烂笔头”,给孩子写一个备忘的纸条,放到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。

    9.用规则代替唠叨
    制定规则一定要简单易懂,让孩子容易遵守。要和孩子讲清楚道理,不要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执行规定。父母要和孩子一样,严格遵守立下的规则。

    10.放稳心态学会减压

    唠叨的根源在于父母的焦虑,父母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压力和不得志转嫁到孩子身上。孩子终归是孩子,要允许他们犯错和给予改过的机会,过高的期望与浮燥的情绪都不足取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禁止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